找到相关内容976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慧能南禅在岭南传播及影响

    其实质就是一种心性的修养工夫)  《坛经》云:“善知识,外离一切,名为‘无相’。能离于,则法体清净,此是以无相为体。”这也就是说惠能所说的无相就是主观的能缘之心无染无杂,则客观的所缘之境,亦能...若见诸相非,即见如来。”“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。”《金刚经》主要是宣扬无相,这一点是佛教学者或佛教徒所共认的。如《金刚般若经解义序》说:“夫《金刚经》者,无相为宗。”  可见,{金刚经》以无相为宗是公认的...

    达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467841.html
  • 试述天台宗的“一念三千”

    ,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。此三千在一念心,若无心而已,介尔有心,即具三千。亦不言一心在前,一切法在后,亦不言一切法在前,一心在后。例如八相迁物。物在前,物不被迁,在物前,亦不被迁。前亦不可,后亦不可...则易可知。十界相望,善恶可知,如人面色,具诸体否,心亦如是,具一切。二、如是性,性者性分,玄义云:性以据内,自分不改名为性,性有三义:一不改名性,无行经称不动性,性即不改义。又性名性分种类之义,分分...

    妙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867853.html
  • 四谛顿、渐现观之初探

    之一乃是二派之性格有很大的不同。说一切有部系对一切法的自、共相等,不厌其详的分别抉择。但是大众部系则重于贯通与圆融,故彼此所呈现对法的判说,就有若干之距离了。后来的论典,如《俱舍论》、《顺正理论》、...空、无我行相中的一种入手,经世第一法位入正性离生。有部说四谛不顿现观的理由,乃是有关于“自、共相”的问题,如《大毗婆沙论》卷78(大正27?405a)说:  现观谛时,虽观共相而不现观一切共相,谓但...

    释开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41468036.html
  • 文白对照《清凉山志》(1)

    ,八十种好,则相好⑷同佛矣。”又《华严·入法界品》,舍利弗告诸比丘:“汝可观察文殊师利,清净之身,相好庄严,一切人天,莫能思议。汝可观察文殊师利,圆光⑸映彻,令无量众生,发欢喜心。光网庄严,灭除众生...有果则必有因。是谓因果之理。因功,所种因之功德。下文果德,谓由因功所积之果德。  ⑶藏教:藏即含藏之义。谓经律论各含一切文理,故名藏教。  ⑷相好:,谓佛肉身所具足特殊容貌中之显而易见者,可分三十二...

    明 镇澄 今 苏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268399.html
  •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

    心即佛”又有何差别?既然承认了一切的空,那么一切也就无所谓罪恶或污垢,这样才是真正成全了人心的自由意志,找到了“自家宝藏”;这样才可以达到无论是“即心即佛”还是“非心非佛”,都不在心中设一固定追求...说明本心的无往不在,也是表明佛性即是一切差别种种,进而贪瞋烦恼并是佛性。这正是马祖的流弊。  (5) 云居和尚 《祖堂集》卷八  问曰:“达摩未来时在什麽处?”师答曰:“只在这里。”进曰:“为什麽...

    小川隆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068565.html
  • 中国禅宗历史上的“方便通经”(续)

    因缘譬喻”而非是真示的。经文分明说佛的真义是“离一切妄想言说,是名为义”,而离一切的自觉圣境又要“因语辨义”,“以语入义”(卷三),因而“语与义”的关系被规定为“非—非异”的,这样,言教与意义之间...,经师与禅师间仍然有不同倾向。如在经师看来,圣典既然是圣者心量的流出,因而它的至上性和规范性是不容怀疑的,所谓“依经立本”,经教成了楷定一切法的标准。依经师的意见,一味自证,不轨于圣教,难免陷入暗证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4868801.html
  • 杨维中:隋唐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研究

    并且坚持同类种子相因而生的原则,因而对于众生是否皆有佛性发生了怀疑。在他们看来,若言众生皆有无漏种子,就会使经论中所言“一阐提”之说无有着落。为了既与“一切皆成”说调和,有能坚持己宗的“一分无性”说,...“性境”是由自体各别的真实种子生起,其仍然属于分,不过能缘心在“构画”此“”时,妄执的成份少一切罢了。“独影境”是指有能缘心的强分别力而变现出的分,此分本身没有自己的种子,所以只能从属于见分。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3769407.html
  • 略论法相宗的中道观

    谛。佛教以般若空慧破诸颠倒,知一切诸法皆空无自性,是为真谛或第一义谛。俗谛与真谛 是从一切诸法之存在的、性两方面立论,其相则有,其性则无。就诸法之性空来观照一切 诸法,则一切诸法之宛然似有乃不过为...通过否定性的遮诠的辩证法而 确立缘起性空这一基本原理,在真俗二谛之共遣共摄的中道意义上,阐明一切缘起的自性空 寂。不生不灭、不常不断、不一不异、不来不出,便是一切法不增不减的本来“如”,亦 即其真如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269535.html
  • 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

    长子。是名大迦叶。阿难勤精进。能断一切疑。偈毕收足。金棺自举高七多罗树。绕城数匝还至本处。诸天奉火皆不能然。自化火光三昧而自焚之。得舍利八斛四斗。遍周沙界起塔供养。斯则是入涅槃也   雪岭芦芽穿膝...破相宗。且如大般若经八十余科名数。皆是遣执荡相遮境明空。说三性三无性。至于佛德言大空真如。金刚云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即见如来。又云。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。又般若心经中所离文中。无世间(三科)谓...

    忌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669599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二辑)

    不知休,入海算沙徒自困。诚然!   第11篇   莫说“禅”,说“禅”即难知难了。  莫说“悟”,凡一切能说的就不是“悟”。  莫说“心”,妄想心则随境转,说了也没用;真知心无名状,却又从何说起? ... 生活不是禅,禅亦不是生活。  谈生活,即吃喝拉睡、送往迎来的,哪样不是业障?不是著相?而禅是离一切的。  生活在世间,朝夕面对著五尘,见闻觉知,处处贪爱,而禅却不入五尘,是出世间。  有众生才有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7.html